隨著我國經濟的發(fā)展、產業(yè)結構的轉變,我國產生了很多廢棄的廠房,它們失去了原有的生產功能,面臨被推倒重建的命運。為了對這些舊廠房進行再利用,一個很重要的方法就是將其改造設計,轉變成其他的功能建筑。下面淺談一下舊廠房改造成藝術工作室的設計方法,希望對您有用。
1、內部劃分空間及界面
在舊廠房改造成藝術工作室的室內空間設計時,可對原廠房內部空間形態(tài)根據(jù)藝術工作室的需求進行改造,重構空間形態(tài)。在改造過程中,原先廠房路徑的作用已經不在,因此隨著建筑功能的改變,路徑也因此發(fā)生變化,藝術空間中,藝術家、展品、游客等的進駐,使得面向于工業(yè)生產的道路轉向多元化。因此必須就其廊道空間與及路徑進行改變,使其符合藝術空間的需求。
2、空間材料的選擇
不同的材質能夠給人帶來不同的感覺,因此在室內的環(huán)境設計中,材料選擇與搭配合理與否關系到整體空間給人感受的好壞。一個合適的材料設計,應當是與建筑主題相呼應,能夠讓人感受到溫馨、舒適,并對建筑內的事物起到襯托的作用。比如說對于歷史藝術館而言,一定要突出其歷史性、文化性,因而采用傳統(tǒng)的木質就非常的合適。而舊廠房改造還具有另一種特殊性,因為建筑內有些材質是已有的了,各種室內材料的選擇,往往會受到原有建筑的影響,且通常原有建筑材料與新加入的材料在結構、特性等方面具有很大的差異。因此,我們在進行舊廠房改造時,要考慮到舊廠房已有的各種材質,為了使新加入的各種材質需要與之相融,在搭配上避免材料之間的突兀,改造設計中,我們可以挖掘舊廠房建筑本身的材料特性,比如說廢棄的管道、桁架、磚墻等,將其作為設計元素帶入到藝術館中,營造一種獨特的空間魅力。
3、功能與動靜分區(qū)
平面布局要從使用者賦予的功能出發(fā),作為一個兼具展覽、工作與休息的建筑空間,為了將工作與休閑區(qū)分開,大致可以分為靜區(qū)和動區(qū),減少展覽與工作、休息之間的互相干擾。在設計上,通常將一層作為藝廊空間,中間層作為陳列室,頂層作為藝術家的工作休息空間,有一個中間的陳列室,很好地將喧鬧的底層和頂層隔開。